理財密碼 > 目錄
第 1 部分
甚麼是理財?
1.1 破題
1.2 甚麼是財富?
1.3 理財的本質
1.4 理財的目的﹕滿足感極大化
1.5 理財就是生活
1.6 用錢也買不回來的青春
1.7 投資買樓延長了性生活總時間
第 2 部分
個人因素
2.1 個人的性格特質﹕向華勝的亂花錢
2.2 從美少女至美中女的理財
2.3 拾荒富婆梁美春
2.4 理財的個人之道
第 3 部分
社會因素
3.1 社會的風氣
3.2 政府的福利政策
3.3 政治的穩定性
3.4 社會的變遷
3.5 動蕩戰亂的社會
第 4 部分
經濟背景
4.1 本地政府的財經政策
4.2 國際政經的大氣候
4.3 長期和短期的經濟變化
4.4 我的祖父祖母
第 5 部分
理財和科學
5.1 理財和統計學
5.2 壽命與理財
5.3 投資和人性
第 6 部分
薪金收入和增加工作能力
6.1 人揾錢
6.2 不同人的不同理財方式
6.3 收入作為終極資產
6.4 如何增加你的收入?
6.5 人際網絡也是終極資產
6.6 建立你的名氣
6.7 薪金作為經常性收入
6.8 經常性收入和非經常性收入
第 7 部分
投入和投資
7.1 甚麼是投資?
7.2 投資的天份
7.3 投入投資的時間
7.4 等待的成本
7.5 投資的紀律
第 8 部分
支出和購買滿足感
8.1 必需的支出
8.2 正滿足感
8.3 負滿足感和醫療費用
8.4 支出快感極大化
8.5 去旅行乘的士﹕時間效益
8.6 蕭定一的例子
8.7 Daniel Gilbert第二條原則
8.8 子女所帶來的滿足感
8.9 三隻小豬的房子
8.10 錢能買到的東西
第 9 部分
控制支出
9.1 經常性支出和非經常性支出
9.2 必要性支出和半必要性支出
9.3 支出和失控
9.4 一次性消費
9.5 投資性的支出
9.6 非資產性的投資支出
9.7 收支平衡和現金流通性
第 10 部分
槓桿和財技
10.1 槓桿和借貸
10.2 槓桿投資
10.3 控制槓桿的風險
10.4 壓力測試
10.5 雙重槓桿和私人擔保
10.6 備用信貸
10.7 利息
10.8 債務重組
10.9 高槓桿的危險性
10.10 欠債還錢的故事
第 11 部分
保險與人生的保障
11.1 「保險」的涵括範圍
11.2 人壽保險的本質﹕ 為擁有的而買保險
11.3 Doomsday Preppers
11.4 瘋狂的幻想
11.5 避險的成本
11.6 一個家庭的「戰略儲備」
11.7 何世禮將軍的經驗
11.8 壓力測試
11.9 終極資產
11.10 厭惡風險和確定性
第 12 部分
你的理財伙伴
12.1 沒有人是孤島
12.2 父母和家族
12.3 配偶
12.4 親戚朋友
12.5 子女
上一頁 下一頁